【本報訊】為配合鼓勵生育的總體政策,特區政府將於12月1日起推出《醫學輔助生殖補助計劃》,為不孕不育的夫妻提供補助。每對合資格夫妻及配偶可獲最多兩個周期的醫學輔助生殖服務,豁免收費範圍包括不孕門診內的不孕相關評估、IVF/ICSI週期及相關併發症診治,而醫學輔助生殖服務將由澳門協和醫院提供。
衛生局昨日舉行《醫學輔助生殖補助計劃》講解會,由衛生局副局長、仁伯爵綜合醫院院長郭昌宇,仁伯爵綜合醫院醫院行政廳廳長趙穎、社區醫療衛生廳代廳長王燕,以及澳門協和醫院副院長李偉成、婦產科醫生李曉燕及古少君出席,向工聯、街總、婦聯和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等社團代表介紹計劃詳情,並詳細回答提問。
澳門協和醫院提供輔助生殖服務
據衛生局介紹,為配合鼓勵生育的總體政策,特區政府將於12月1日起推出《醫學輔助生殖補助計劃》,為不孕不育的夫妻提供補助。申請人須為澳門居民夫妻或具有事實婚姻關係的雙方,並須符合輔助生殖技術的適應症及轉診條件。基於醫療安全考慮,衛生局醫生會先為申請人提供初步臨床評估,通過評估的申請夫妻將交由澳門協和醫院的不孕門診作進一步跟進。補助範圍方面,每對合資格夫妻及配偶可獲最多兩個週期的醫學輔助生殖服務,限於第一代體外授精-胚胎移植(IVF)技術或第二代胞漿內單精子注射(ICSI)技術,而豁免收費範圍包括不孕門診內的不孕相關評估、IVF/ICSI週期及相關併發症診治。
居民可選擇親臨仁伯爵綜合醫院大堂掛號處或透過衛生局指定網頁(https://www.ssm.gov.mo/Artform)提交申請,具事實婚姻關係者需親臨提交聲明書正本。申請將依照先後次序處理,申請人須經臨床評估確認適合後才可接受輔助生殖服務。值得注意的是,過往在其他醫院接受的輔助生殖次數不計入本計劃,而醫學輔助生殖服務將由澳門協和醫院提供。若有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83908041。
李偉成指出,按照現行法律,輔助生育不屬於免費治療項目,因此該計劃“並非免費服務”,而是屬於惠民政策內的“豁免服務”。他提到,造成不孕的原因有多種,若申請者因自身基礎疾病導致不孕,需額外進行控制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的治療,並不包括在豁免收費範圍內。
出席講解會的婦聯代表關注計劃是否適用生第二胎,李偉成稱,推出計劃目的是為鼓勵生育,若婦女已生育 1名子女,亦可申請,政府目的是市民“能生多一個多一個”。
針對不同的人群和適應症,目前的輔助生殖技術主要分為一代(IVF)、二代(ICSI)和三代(PGT)試管嬰兒技術。古少君解釋,第一代技術主要針對女性不孕,如排卵功能障礙、輸卵管阻塞,或子宮移位症患者,已佔約三分之二的不孕夫婦;第二代技術主要針對男性不育,對於一些精子有問題的男士,會採取二代的方法協助生育,佔不孕患者約三分之一;而第三代技術主要是從優生角度分析基因篩查技術,對有遺傳病異常病人較為適用,不排除將來隨著社會發展,補助計劃納入該技術。她並提醒,計劃不適用反覆流產患者,因這類患者與遺傳病有直接關係,需要產前診斷和遺傳學諮詢,才能決定下一步的處理。
按照今年2月11日起生效的第14/2023號法律《醫學輔助生殖技術》,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只可在公立醫院或獲許可的醫學輔助生殖單位內進行,且僅可設在配備急救和婦科的設施及設備的醫院。此外,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僅在下列情況下方可使用︰治療經公立醫院或醫學輔助生殖單位的醫生診斷為不育的夫妻或具有事實婚關係的雙方;治療夫妻或具有事實婚關係的雙方子女的嚴重疾病;夫妻或具有事實婚關係的雙方具遺傳風險的嚴重疾病或其他疾病,且同時符合:(1)不處於離婚程序或事實分居、(2)年滿十八歲及非屬因精神失常而被宣告為禁治產人或準禁治產人、(3)臨床狀況顯示為可接受醫學輔助生殖技術者,才可使用包括人工授精、體外受精等的醫學輔助生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