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中新社廣州3月23日消息,2025年廣東省“體重管理年”現場活動當日在廣州舉行。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劉利群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省推動醫療衛生機構設置體重管理門診,計劃至今年底,二級及以上綜合醫療機構提供體重管理及肥胖症診療服務的覆蓋率不低於50%,2026年底要達到80%,為群眾提供專業化的健康服務。
中小生肥胖檢出率呈上升趨勢
體重不僅對於人的身形外觀有直接影響,同時也是評價人體營養和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消瘦、超重和肥胖等體重異常對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其本身也是一種慢性疾病。
《廣東省“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顯示,廣東約4成成年人超重或者肥胖,超重肥胖形勢不容樂觀,需要加強干預,予以改善。
劉利群表示,“體重管理年”活動已經列入2025年廣東省衛生健康系統十大便民惠民舉措。計劃通過3年左右時間,建立完善有助於促進體重管理的支持性環境,增強專業技術支撐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升居民體重管理意識和相關技能,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改善部分人群體重異常狀況。
兒童期體重異常對健康的影響還會直接影響兒童的運動能力和骨骼發育,對行為、認知及智力等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林立豐表示,2023年,全省中小學生超重肥胖檢出率約20%,屬於中國兒童青少年肥胖低流行水平地區。近3年來,雖然廣東中小學生超重檢出率有所下降,但是肥胖檢出率呈上升趨勢,其中,城區(中心城區)高於縣區(非中心城區),應重點關注縣區學生肥胖檢出率快速增長的現象。肥胖檢出率以小學學段最高,高中學段最低但逐年上升趨勢明顯,提示應重點關注小學和高中階段學生體重健康。
“預防肥胖,主要是讓孩子實現均衡營養邁開腿。”林立豐說,“一個是要依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金字塔指導日常飲食,第二是要依據‘132’原則增加身體活動,即每天至少1小時有氧運動為主的身體活動,每週3次以上抗阻運動,每天戶外活動時間達到2小時。”
名中醫介紹體重管理飲食
活動現場,2012年倫敦奧運會跳水男子雙人三米闆冠軍羅玉通作為運動員代表宣讀健康體重管理倡議書。
他從運動角度出發,呼籲大家堅持規律運動,建議正常成年人每週至少保持5天中等強度活動(如快走、慢跑等),每次不少於30分鍾,累計150分鍾以上。除了專門運動時間,還可通過步行或騎單車上下班、使用樓梯而非電梯、家務勞動等方式增加日常活動量。
他提醒市民開展運動鍛煉時,可以先進行有氧運動,後進行力量型運動,並重視柔韌性運動,做到“三做”:有氧運動天天做,力量型運動隔天做,柔韌性運動随時做。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全國名中醫張忠德則從中醫角度出發,介紹了嶺南中醫藥在體重管理中的獨特優勢。
“就像浸滿水的毛巾一樣,濕氣散發了,毛巾就輕了。”他認為,引起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虧虛、陽氣不足、水濕便重。科學的體重管理需要從健脾化濕、溫陽利水入手。
飲食上,可以選擇廣陳皮、黨參、太子參、黃芪、薏米、茯苓、白扁豆、木棉花、赤小豆等食物;運動上,可以選擇游泳、跑步、快走等。久坐人群可利用椅子做伸展運動,如彎腰觸膝、合掌後仰。此外,還可以配合按揉足三里、豐隆穴,健脾化痰。
據悉,本次活動由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省疾控局主辦,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民政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市場監管局、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廣東監管局、省廣電局、省體育局、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共同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