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鑑於鄰近地區蚊媒傳播疾病明顯增多,本澳人員往來頻繁,傳入本澳風險增高,加上本澳今年已錄得數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和1例本地登革熱病例,衛生局及市政署對相關風險區域持續加強孳生源巡查及化學滅蚊工作。昨日,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衛生局代局長郭昌宇、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委員杜淑儀、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主任梁亦好、市政署環境衛生及執照廳廳長馮惠星及公共建設局代表等實地檢查了涉及地盤、公園及衛生黑點等的滅蚊工作。
因應近日接獲廣東省衛生部門通報3例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涉及本澳活動軌跡,而該3例病例同在新城A區地盤工作,並頻繁於粵澳兩地工作和生活,不排除地盤內出現傳播。為此,柯嵐一行昨日前往相關地盤實地檢查情況及聽取相關防控工作的匯報。按既定機制,衛生局已於前日和昨日對上述地盤進行緊急滅蚊措施,並透過公共建設局督促場所負責人盡快處理和加強場所蚊媒管理、滅蚊等,而相關地盤亦會停工整頓。
此外,柯嵐一行及街坊會聯合總會代表亦分別實地檢查了位於澳門半島民生區的公園例如黑沙環公園及周邊街道、衛生黑點如茨林圍一帶、綠豆圍空置房屋、牡丹樓,聽取相關負責人就滅蚊及防控等工作的報告,並與社區內居民進行交流及了解情況。
柯嵐對本澳在防控基孔肯雅熱傳播所作的努力表示肯定,強調不能掉以輕心,並在實地檢查中對加強滅蚊等防控工作作了進一步的部署,希望降低疾病傳播風險,盡最大努力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參與是次實地檢查的還包括街坊總會北區辦事處主任周宜心、南區辦事處主任曾家樺、中區辦事處主任陳銘祺、助理主任曾祥新;下環坊會會長張麗珍、副理事長羅錫坤;三巴門坊會副會長陸國浩、沙梨頭坊會理事長陸南德、馬黑祐坊會副理事長胡紅、大三巴哪吒廟值理會會長葉達等。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基孔肯雅熱已於亞洲、非洲、歐洲及美洲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現。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都是可防可控的傳染病,防控核心主要為杜絕蚊蟲孳生。
據了解,衛生局針對全澳約140個衛生黑點除按機制每月進行滅蚊之外,並因應形勢發展,對出現個案的居住或活動區域,派員進行緊急滅蚊,以盡快切斷傳播源;市政署則於每年3月至11月期間安排對轄下設施進行每月2次的滅蚊工作,當中包括公園、休憩區及市政墳場等,自今年7月起更將滅蚊頻次由每月2次增至3次,以減低蚊患滋長的情況。此外,對於私人地方或空置地段的衛生問題,市政署與衛生局亦有既定機制跟進處理,倘經衛生局評估具公共衛生風險並為緊急情況,或個案未能聯繫相關業權人,市政署會積極配合清理當中的積水容器及垃圾,防止病媒孳生及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衛生局表示,將持續密切留意本澳及鄰近地區相關傳染病的流行情況並作出適切的防範措施,提醒醫療機構應加強對疑似病例盡早安排檢測及早調查,主動搜索懷疑病例,以採取針對性措施阻斷進一步傳播。同時亦再次呼籲居民加強注意防範,做好“防蚊三招” ,共同防控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等蚊媒傳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