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eg)
【本報訊】政府明年將繼續實施包括現金分享在內的一系列惠民措施,並推行多項稅務優惠。根據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的《2026年財政年度預算案》法案,政府估算明年全年博彩毛收入為2,360億元,預計明年一般綜合預算收入和開支分別為1,187.9億元及1,134.8億元,由此引致的一般綜合預算的結餘為53.1億元。其中,明年一系列惠民措施涉及的金額為267.5億元,而系列稅務減免措施涉及的金額為55.96億元。
立法會網站昨日公佈了政府提交的《2026年財政年度預算案》最初文本及理由陳述。政府在理由陳述中提到,2025年第一季經濟開局良好,入境旅客人數穩健增長,惟實際博彩毛收入略低於預期。基於審慎理財原則,以及為配合上屆特區政府在推行政策措施時對公共財政的需求,政府透過第6/2025 號法律《修改〈2025年財政年度預算案〉》,將今年全年博彩毛收入估算自2,400 億元下調至元2,280 億元,作為更審慎及務實的財政預算依據。
新一屆政府多措並舉積極推廣旅遊,透過舉辦國際演唱會、專業展會、長假期旅遊促銷活動、特色知識產權( IP ) 項目及大型節慶盛事等活動,吸引海內外旅客持續回流,推動旅遊經濟逐步復甦;同時,亦有效提升旅客的綜合體驗與消費意欲,進一步促進旅遊市場實現多元發展,加快“旅遊+”產業聯動,強化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品牌形象。而訪澳旅客數量穩步增長,印證特區政府實行的旅遊推廣措施得宜且具成效。5月至8月連續四個月均錄得逾200億元的博彩毛收入,旅遊博彩業呈平穩上升態勢,助力本澳整體經濟穩步向前。
展望明年本澳在各項利好因素下,旅遊業可望延續發展,因應須考慮外部環境及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並綜合考量各項因素,以及基於審慎理財原則,特區政府估算2026年全年博彩毛收入為2,360億元,並以此作為2026年預算案的主要財政收入基礎。
另一方面,本澳經濟雖呈復甦態勢,惟仍面對發展不均衡的挑戰。部分面向社區及從事傳統行業的中小企業,經營壓力依然較大。有見及此,特區政府在提供多元化支援措施以協助彼等升級轉型的同時,於2026年財政年度的預算案將延續《 2025 年財政年度預算案》所載的一系列惠企稅務減免措施。
《2026年財政年度預算案》最初文本顯示,預計明年一般綜合預算的收入及開支分別為118,796,713,800元及113,484,428,900元,由此引致的一般綜合預算的結餘為5,312,284,900元,當中,中央預算及自治部門及機構預算結餘分別為5,220,685,600元及91,599,300元。而明年行政當局投資與發展開支計劃(PIDDA)的預算開支為18,084,415,500元。
至於明年繼續實施的一系列惠民措施包括現金分享計劃、醫療補貼計劃、住宅單位電費補貼和持續進修發展計劃的總開支預計為7,775,180,700元。除此以外,用作支付免費教育津貼、未受惠於免費教育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學生的學費津貼、大專學生學習用品津貼、學生書簿津貼、私立教育機構的教學人員津貼及專業發展津貼、敬老金、養老金、殘疾金、殘疾津貼、三類弱勢家庭特別補助及定期援助金、育兒津貼的開支總額估計為15,300,953,100元。此外,由於公共財政情況允許,明年符合第7/2017號法律《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第四十條所指的發放預算盈餘特別分配的條件,基於此,《2026年財政年度預算案》將登錄有關預算開支,估計金額為3,676,000,000元。實施上述一系列惠民措施,估計涉及的總金額為26,752,133,800元。
明年財政預算案亦建議繼續實施一系列稅務減免措施,當中包括退還 2024年度已繳納職業稅稅款的六成,上限1.4萬元;扣減澳門居民擁有的不動產首3,500元房屋稅,並將出租房屋的市區房屋稅稅率調低至8%;長者及殘疾人士職業稅免稅額調升至19.8萬元等。此外,豁免成年澳門居民取得居住單位涉及金額至600萬元相關的財產移轉印花稅,但僅以一次為限,即使過去曾享受過預算案內有關首次置業“財產移轉印花稅的豁免”稅務優惠的居民亦可適用。實施相關的系列稅務減免措施,估計涉及的總金額為5,596,480,8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