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jpg)
【本報綜合報道】據新華社深圳11月24日消息,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當日通報,深圳口岸2025年旅客通關總量於11月23日突破2.4億人次,超越2024年全年總量,較去年提前38天達成這一量級,創下歷史同期最快突破紀錄。
這一亮眼數據的背後,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簡稱“十五運會”)的火熱舉辦成為關鍵。十五運會創新採用粵港澳聯合辦賽模式,全運會歷史上首次跨境馬拉松等賽事的舉辦,以及香港賽區超10萬張門票售出、全國超500萬張賽事門票的潛在客流,直接激活深圳口岸跨境往來熱度。
賽事期間,深圳口岸迎來“觀賽群眾+日常通勤+跨境旅遊”三重客流疊加高峰。賽事核心通關日11月15日,深圳陸路口岸單日出入境人員達101.68萬人次,躋身2025年以來14個“百萬客流日”之列,其中深圳灣口岸作為十五運會官方指定口岸,單日承接賽事人員、觀賽群眾及日常旅客疊加客流,成為跨境客流最集中的樞紐。
數據顯示,賽事期間深圳陸路口岸週末日均通關量較平日增長超30%,港籍旅客與內地觀賽旅客雙向流動頻繁,客流結構更趨多元,直觀反映大灣區“多城似同城”的融合態勢。
十五運會期間,深圳口岸通過“專屬保障+日常優化”的雙重便利化體系,不僅成功應對了跨境客流陡增的考驗,更讓“通關有界似無界”成為現實。從賽事人員的“零延時”通關,到普通旅客的“刷臉”快捷通行;從多語種服務破解溝通難題,到智慧平台實現精準指引,一系列便利化舉措既保障了賽事順利舉辦,更持續激活著大灣區跨境往來的內生動力。
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深圳陸路口岸出入境車輛達946.04萬車次,同比增長16.24%,客流車流的雙爆發,正是口岸便利化投入與灣區融合發展的生動寫照。展望2026年,深圳口岸將繼續推廣“免出示證件”通道、完善無障礙設施、優化功能佈局,讓便利化成果持續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