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在美工作的本澳女子早前墮入 “公檢法”騙局,其接獲自稱“美國偵查員”的騙徒來電,被告知在中國內地開設的電話號碼涉嫌發放大量詐騙短訊,之後電話轉線至“廈門公安”,對方要求其向指定賬戶匯入“保證金”取保候審, 最終其前後兩次轉賬20萬美元,折合約160萬澳門元,直至騙徒事後再要求匯入“保證金”,其最終醒悟被騙,委託在澳門的胞妹代為報案。司警接報已展開調查,暫時未有人被捕。本月11日,司警接獲一名本澳女青年報案,指其身在美國的胞姊早前墮入“公檢法”騙局,因胞姊短期內未能回澳,故委託其協助報案。
本月11日,司警接獲一名本澳女青年報案,指其身在美國的胞姊早前墮入“公檢法”騙局,因胞姊短期內未能回澳,故委託其協助報案。
案發於美國當地時間去年12月30日,事主手機收到操英語並自稱是“美國聯邦政府犯罪偵查員”的騙徒來電,指報案人胞姊在廈門開設的內地號碼涉嫌發放大量的詐騙短訊,要求其接受調查。隨後,電話轉線至“廈門公安”視頻辦案,期間“公安”指事主在深圳開設的一個銀行賬戶涉及一宗297萬美元的重大詐騙案,並展示“拘捕令”等文件,稱可以“取保候審”,但需保密及每日報到行蹤4次。
由於上述“公安”身穿警服,視頻的背景亦顯示公安機關字樣,事主信以為真,由今年1月9日至上月3日分別透過美國及香港戶口,先轉賬10萬美元到指定賬戶內,作為“擔保金”。至上月26日,“公安”再聯絡事主,訛稱因有其他涉案人“棄保潛逃”,要求事主繳交多10萬美元的“保證金”,事主再次相信並轉賬。
本月1日,“公安”向事主稱已完成調查,但再需要多10萬美元,完成所有手續後會全數退回。由於事主再無多餘金錢,便不再理會,其後透過網上找到類似的詐騙消息,懷疑受騙,遂委託其身在澳門的胞妹報警,報稱損失20萬美元,折合約160萬澳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