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首頁»列今年第25宗輸入性病例 三十歲女外僱菲返澳染登革熱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列今年第25宗輸入性病例
三十歲女外僱菲返澳染登革熱
【發佈日期】2025-10-27 00:17:41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本報訊】衛生局昨日接獲一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報告,患者為居於氹仔雄昌花園第二座的30歲女外僱,列為本澳今年第25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

據衛生局公佈,患者於10月8日至14日到訪菲律賓,於18日出現低熱和全身肌肉關節痛,24日四肢出現皮疹,25日到鏡湖醫院氹仔醫療中心急診就醫及進行血液樣本檢測,昨日經公共衛生化驗所檢測證實為登革熱III型。患者病情穩定,已安排到仁伯爵綜合醫院住院治療,同住人暫無不適。

衛生局根據患者旅居史、出現症狀的時間及實驗室檢測結果,將其列為本澳第25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

衛生局表示,將於近日派員到患者在澳活動地點附近(包括氹仔雄昌花園第二座、氹仔南新花園第三座、鏡湖醫院氹仔醫療中心和澳門安達仕酒店一帶區域)進行生源巡查及防範性滅蚊。考慮到伊蚊的活動區域是孳生點附近約100米範圍,故風險區域100米半徑範圍列為本次滅蚊工作區域範圍。衛生局提醒居民注意有關安排並共同採取預防措施,加強防範蚊媒傳染病。

登革熱的病徵包括發熱、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登革熱的潛伏期一般為3至14天,平均為4至7天。登革熱病毒分為四種不同的血清型(I、II、III和IV型)。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熱病毒有可能引起重症登革熱,其症狀較嚴重,包括嚴重腹痛、持續嘔吐、呼吸急促、牙齦或鼻出血及血性嘔吐物,嚴重時會導致循環系統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因此曾患登革熱者要特別警惕,保護自己避免被蚊叮咬。

衛生局強調,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是通過帶病毒的白紋伊蚊叮咬人而傳播,不會直接人傳人,清除孳生源為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故此,呼籲居民注意加強清除積水,杜絕蚊蟲孳生。此外,本澳亦已進入蚊媒傳播疾病的風險季節,再次提醒居民不要掉以輕心,做好“防蚊三招”共同防控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等蚊媒傳播疾病:1、防止家居“孳生”蚊子,注意定期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2、防止蚊子“進入”室內,家中可使用紗窗、蚊帳或開冷氣等措施,減少被蚊叮咬機會;3、防止戶外蚊子“叮咬”,在戶外活動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並在皮膚暴露地方或衣服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mo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