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本報訊】近年涉及青少年犯罪的案件有上升趨勢,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日探討何促進本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出席節目的司警局代表提到,今年上半年青少年犯罪案件共77宗,同比上升8.5%,主要涉及傷人、盜竊,而性犯罪案件增加趨勢尤其值得關注。強調青少年防罪工作需要家校警共同合作,警方將持續透過開展防罪宣教工作及青少年培育計劃,建設完善的青少年保護網絡。《澳門講場》昨日邀請司警局反詐騙協調中心負責人張遠鴻、關注少年科職務主管張劍鋒,以及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非高等教育廳廳長蔡敏芝、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理事長蕭顯華出席,探討如何護航青少年成長。《澳門講場》昨日邀請司警局反詐騙協調中心負責人張遠鴻、關注少年科職務主管張劍鋒,以及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非高等教育廳廳長蔡敏芝、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理事長蕭顯華出席,探討如何護航青少年成長。
蔡敏芝表示,教青局一直秉持“預防為先、教育為重”的理念,與警務等相關部門合作,從學校、家庭、學生及社區層面,培養學生和青少年網絡素養,提升普法教育和自我保護能力,並以多渠道宣教青少年提防網騙,加強教學人員應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偏差行為的能力,積極開展親職教育等,以喚起社會對學生及青少年的關注,在數字時代下維護好青少年的成長。
張遠鴻引述罪案數據提到,近年青少年犯罪雖以傷人、盜竊為主,但性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值得關注。他指出,青少年性犯罪呈現新特點,其中,“對兒童的性侵犯”案件增加與性行為低齡化有關,半數屬自願發生性行為;“與未成年有關的色情物品”案件中常見被害人被引誘拍攝裸照。這些情況反映青少年法律認知薄弱,對與16歲以下青少年發生性行為屬犯罪等規定認識不足,同時顯示青少年性價值觀變化和自我保護意識不足。為應對這一趨勢,司警局持續透過入校防罪宣傳及與學校保持緊密溝通,及時發現青少年被侵害個案,並聯同教青局及學校開展偵查與支援工作。
蕭顯華稱,社團關注到近年青少年涉及犯罪案件數量增加,希望社會能更關注青少年或因價值觀、家庭觀念等問題產生偏差行為,學聯一直以不同方式預防青少年偏差行為,包括每年入校宣導、社區推廣、聯校嘉年華和工作坊等,透過有關宣教活動,已基本讓青少年掌握一定法律意識。
節目中有聽眾關注網絡上充斥著色情、暴力等不良資訊,擔心未成年人模仿。張劍鋒稱,青少年若長期接觸網絡色情內容,加上模仿、同儕認同及網絡匿名性等因素影響,可能導致青少年傳播他人私密影像或實施實質性侵害行為。他強調,青少年防罪工作需要家校警共同合作,司警局將透過持續開展防罪宣教工作及青年培育計劃,與社會各界攜手建設完善的青少年保護網絡。同時呼籲家長、學校和社會大眾共同關注青少年成長,及時給予正確引導,齊心協力為青少年營造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培養他們成為具備法治觀念和社會責任感的未來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