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jpg)
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下稱“新青協”)長期支持本澳青年把握時代發展機遇,用好國家政策,發揮澳門所長,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由此創立“機遇論壇”品牌。新青協在每一屆論壇創設開放、專業的交流場域,推動青年與行業專家、資深學者及社會人士圍繞“青年如何把握時代機遇”展開深入、務實且具建設性的對話,力求體現“以青年視角探索青年事務、匯聚跨界智慧”的定位,引領青年理解趨勢、調動主觀能動性,完成從興趣到能力、從能力到貢獻的轉化,共築青年發展舞台。
回顧歷屆,論壇始終扣緊青年發展脈絡與時代節奏──2015年“乘勢而起.青創萬里”聚焦兩岸四地創業政策與實戰;2016年“邁向多元舞台”回應本地新興產業的人才需求;2017年以“青年如何在大灣區建設中實現自我價值”為題,分東、西兩線赴粵港澳大灣區考察,並於中山大學研討澳門定位;2019年“新時代.新青年”邀請在灣區發展的青年代表分享成長與奮鬥;2023年“新青年.新出發”把握深合區政策窗口,並邀請在大灣區與海外具經驗的澳門青年分享路徑與方法。新青協將持續以“機遇論壇”等品牌活動,推動本澳青年主動擁抱變化、成長成才、融入國家發展,在新征程上書寫出彩人生。
(458).jpg)
今年“機遇論壇”以“新業態. 新解答”為題,於本月1日假澳門大學E31學生活動中心舉行,由新青協主辦、澳門大學紹邦書院及澳門青年發展服務中心合辦,並獲澳門基金會資助。活動聚焦新業態帶來的產業趨勢與職涯路徑,將產業新脈動轉化為青年可採用的實務指引;現場吸引逾200名本澳青年社團、高校與學生代表參與,氣氛熱烈。
開幕禮主禮嘉賓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與青年工作部副部長石書正、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李偉農、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黃嘉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黃中堅、行政會委員唐繼宗、立法會議員高岸聲、澳門大學副校長莫明、新青協會長梁倩文及澳門青年發展服務中心副總幹事張嘉敏。活動同獲多所大專院校、青年社團及多個機構擔任支持單位並蒞臨出席,充分體現社會各界對青年議題的高度重視與實際支持。
新青協理事長黃滋才致辭表示,本屆論壇以“新業態”為題,聚焦新消費、新技術與新職業交織帶來的結構性變化,期望引導青年把握數字經濟、文創IP、平台經濟以及現場演藝與劇場製作等新賽道,系統提升專業能力與實務經驗,並在國家與澳門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實現個人成長與價值。
(459).jpg)
本次論壇內容與互動並重,邀請三位深耕新業態的一線青年代表發表主旨演講。博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夥人劉智龍以“‘潮’向:坐西北向東南”為題,分享潮玩產業的觀察與實踐;大顏色科技集團董事總經理李雋以“擁抱數字浪潮,點亮文旅新篇”為題,解析內容運營如何促進文旅數字化增長;澳門開心麻花製作人林煒琪以“π型人才崛起:從澳門劇場到橫琴舞台的‘非典型’破局術”勾勒灣區劇場入門路徑。在主旨演講後的座談環節,三位嘉賓進一步聚焦新業態下的青年發展機遇與模式,就創業切入與試點驗證、IP合作與數據驅動運營、城市落地與職涯發展等進行跨界對話,並以實務解題方式提出可操作建議,期望協助青年明確方向、擁抱時代發展機遇。
有參加者表示,這是其第二次參與“機遇論壇”,整體感受可用“貼地”概括;議程緊扣青年所需,既讓人看見澳門新興產業的發展路徑,也提供走出澳門、對接灣區與背靠祖國的思考空間。感謝主辦方搭建平台,認為三位講者內容紮實,當中以澳門開心麻花製作人的分享最為深刻──自大學時期由觀眾走到創作者,坦誠講述在行業中生存、創作與深耕的方法,清楚勾勒從新鮮人到創作者的成長路徑。受訪者指出,論壇把“靈感-行動”的步驟講明白,既增添信心,也有助青年把握機會、規劃下一步。
展望2026年,新青協將更精準對齊青年成長成才的需求,圍繞社會參與、生涯規劃、志願服務、健康促進與會員事務五大範疇,推出多元服務與活動,持續擴大覆蓋、提升質量;同時堅守“凝聚青年、服務民眾、參與社會”的服務理念,鼓勵青年關心時政與公共事務,以理性與多角度思考積極投身社會。
(43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