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jpg)
【本報綜合報道】據香港中通社11月23日消息,正在江西舉行的中國航空產業大會有消息指出,預計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2030年有望突破2萬億元,產業發展呈現強勁增長態勢。
低空經濟作為中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已從低空裝備技術追趕階段,逐步邁向局部引領的關鍵轉變。
數據顯示,中國已有969家企業在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產品信息系統完成了登記註冊,備案產品3,191種,超過478萬架,全球首款四座電動飛機獲頒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
中國央視引述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品體系持續完善,系列化發展進程加快,低空裝備市場活力顯著增強,企業數量產品種類不斷擴展。2024年民用航空產品產值突破1,600億元,同比增長23.6%。
中國低空經濟先行先試舉措已在新疆、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區域取得顯著示範成效。其中,低空物流領域發展尤為迅猛,2024年全國新開低空物流航線超140條,即時配送行業訂單量達480億單。據行業預測,到2035年中國無人機物流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未來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20%左右。
目前,深圳、成都、南昌等城市已形成低空產業集聚態勢,在無人機物流、載人出行、低空旅遊等領域培育出多個新業態。隨著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深化和基礎設施完善,低空經濟將成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