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已將修改《勞動關係法》列入明年的法律提案項目。議員李靜儀與呂綺穎昨日在立法會大會辯論明年經濟財政領域施政方針期間關注修改勞動法的方向。列席會議的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回應表示,修改勞動關係法不僅關乎勞動者權益,亦關係到企業的承受能力,需開展紮實研究。目前,相關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正處於整理資訊階段。明年修法重點將優先考慮增加產假和年假的日數,其他勞動範疇意見將繼續聽取各方意見。希望在聽取社會意見及凝聚勞資雙方共識的基礎上推進立法程序。
此外,議員呂綺穎問及產假報酬補貼措施未來是否有條件擴大覆蓋範圍。戴建業指,產假報酬補貼措施現時仍屬過渡性規定,未來將適當檢討。雖然大型企業承擔產假的能力較高,但具有自身主體責任,未來在產假或年假方面須勞資雙方共同承擔。
議員林倫偉指出,隨著本澳近年工程增加,職安健問題備受關注,希望政府檢視社保基金中對職業病的賠償,並將更多項目納入賠償清單。戴建業回應稱,職安健每年都有調整檢討,去年已進行檢討,今年亦會開展相關檢討工作,爭取年底能完成。
就業是民生的基石,明年施政報告提到,將檢討並完善外地僱員審批制度,並把促進本地居民優先就業作為重點工作。會上,黃潔貞、何敬麟、梁孫旭、李良汪等多名議員關注如何完善外僱審批制度。戴建業指出,目前外僱審批及工作指引,會綜合考慮企業規模、營運狀況、本地員工聘用情況等因素,並透過跨部門的資料聯通及勞工局人員出訪機制核實,務求更精準及有效審批有關申請。
勞工局局長陳元童表示,會全面檢討外僱審批,因應不同行業的發展作出不同審批處理,包括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根據他們的發展,人力資源有不同差異。他指出,澳門作為旅遊城市,處於經濟復甦步伐階段,部分如清潔和房務等需要高度強和輪班且本地人不太願意從事的基層工作,仍需要人力資源作為補充。至於大型企業,尤其是金融和高等院校的文職崗位且本地人願意投入,會透過動態調整,包括在外僱續期時,因應就業市場配對情況作動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