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首頁» 澳青體悟中西藝術育愛國精神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澳青體悟中西藝術育愛國精神
【發佈日期】2021-06-04 03:09:36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由澳門甘肅聯誼會和福建省澳區政協委員聯誼會青年委員會聯合舉辦的“澳門青年體悟中西文化系列活動”5月在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陸續舉辦。

本次活動旨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體悟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培育澳門青年的文化自信和愛國精神,促進澳門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並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來自中國工商銀行澳門分行、交通銀行澳門分行、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的數十位青年朋友一起欣賞了美的作品,分享了美的感受。

系列活動以中華瓷器文化開篇,由古彩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江西陶瓷工藝美院老師萬彧婷以《遇見China——漫談瓷之色》為題,以茶器為載體,從以小見大的角度,給澳門青年從造型、色彩、繪畫、雕刻幾個方面介紹了景德鎮瓷器,分享千年窯火的傳承之美。

澳門城市大學藝術學博士崔睿則為青年人講解了電影與宗教的關係,他以韓國導演金吉德的代表作品《空房間》、《聖殤》、《漂流欲室》為例,從鏡頭語言、精神分析、宗教意識三個方面總結探討,帶領青年朋友們感受電影語言傳達的力量與文化價值。

通過影片的分析,崔睿介紹了景別、場面調度、鏡頭運動、鏡像理論、音樂、音響等影視語言,讓大家明白鏡頭如何在說話、創作者如何通過鏡頭表達內心的情感。進而結合宗教來看電影的精神分析層面:儀式感、祭拜、符號學、色彩都表達了宗教的形式感。

澳門青年施珊瑜表示,崔睿一開始透過通俗明瞭的PPT和不同電影情節,帶著聽眾與導演金吉德“隔空對話”,令聽眾直觀地融入到不同年代的電影作品中。在短暫的2個小時裡,大家不僅一起學習和探討了電影裡宗教和女權的熱門故事;同時,這也是第一次,令她懂得原來電影表達情感是可用鏡頭的不同距離拍攝來呈現的。

隨後,在中西方文化對比專場講座中,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負責人、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沈穎以《漫談西方美術史》為題,從童年時父親教畫蘋果的故事講起,深入淺出地分析繪畫中空間的不同形態和象徵,並與澳門青年分享了達芬奇、拉斐爾、畢卡索等大師的經典作品。

通過講述布魯內萊斯基的透視法實驗,沈穎深入淺出地分析繪畫中空間的不同形態和象徵。空間從來就不是既定不變的空盒子,而是文化構築的實體,是文化脈絡中的一部分。從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拉斐爾的《雅典學院》、大衛的《賀拉斯兄弟之誓》等經典作品,一直講到被稱為“現代藝術之父”的塞尚和他的名作《果盤、玻璃杯和蘋果》,還有畢卡索的《水瓶、水罐和果盆》,沈穎帶領大家進行了一場西方美術的巡禮。

發揮中西文化交流基地作用

澳門甘肅聯誼會理事長、福建省澳區政協委員聯誼會青委會主任何萍萍介紹,“澳門青年體悟中西文化系列活動”以弘揚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和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結合澳門本土文化的獨特價值,以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體驗活動在本澳青年及青年社團中全面開展。

她指出,澳門作為重要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心,可以充分發揮多元文化和諧共榮的特點,為中華文化的輸出搭橋牽線奉獻力量。特別是“文化交流合作基地”的新定位,賦予了澳門新使命,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謀求自身的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進程中,澳門青年要對“基地”的功能與使命、澳門文化的內蘊特色以及基地建設的優勢與路徑選擇等方面有清晰的認識。

參與文化體驗系列活動的澳門青年朋友表示,系列活動為本澳青年提供了與專家、學者近距離對話的平台,通過專家的交流分享,加深了自身對中華文化的瞭解。

編者語: 尋文化根源  樹家國情懷

“音樂、話劇、詩詞和舞蹈,糅合生命千樣好。”詞人黃偉文在《沙龍》中如此說道。的確,文化藝術中的美學往往令世人傾心;而這種審美上的認同與否,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繼而影響一個人的身份認同、民族觀念等問題。

樹高千尺有根,水流萬里有源,中華文化正是每個中國人的“根”之所在。澳門回歸以後,廣大澳門居民更加熱愛自己國家、認同中華民族文化。但不可否認的是,有部分居民特別是中青年對國家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較薄弱。在當今澳門青年人中,如何加強其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瞭解,進而加深民族身份認同,是社會及學術界均在討論的熱門問題。

在此次澳青體悟中西文化系列活動中,澳門青年在學者、藝術家的引導下,近距離地接觸、學習、體會中西文化,從細節中比較中西文化的差異,從而體會到中華文化悠長古韻,進而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知。

未來,希望澳門青年可以有更多到內地交流的機會,也可趁著假期多到訪內地歷史文化古蹟,逐漸培養起對祖國歷史文化的興趣,產生更深層次的文化認同。另外,社會各界要向澳門青年講好愛國故事,通過容易為青少年接受的傳播管道,引導港澳青少年認識中國,進而瞭解中國傳統文化、認識中華文明、感受中國人民數千年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勤勞、智慧,提升澳門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秋實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mo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